东乌故事

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案例研究

 

主页 - 专家论坛 - 东乌故事- 内蒙古荒漠化现状案例研究

 

 
          
 

 

现  场  照 片

 

 
 
 

 

东乌故事

陈继群  2017

 

1我的内蒙古东乌旗牧区经历和记录--满都速写和绘画记录
22000年之后,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案例的刺激--东乌旗造纸厂污染案(央视今日说法)、沙尘暴和多伦荒 漠化研究(论文)
3基本数据--发现,东乌旗是内蒙古唯一原著牧民最多、草原生态相对最完整的旗,好奇呀,为什么?
     3.1
、东乌历史。1945年乌珠穆沁左翼旗道尔吉王出走;1905—1910年左翼旗贵族暗地支持陶克陶胡。反清?
     3.2
、怎么回事?再往前看: 1691年,《清实录》康熙朝,150—151卷,康熙于三十年430—57日在多伦会盟,57日兵部尚书等疏言、某旗台吉举报,乌珠穆沁左翼旗亲王之妻及台吉车根阿穆尔充科阿达里。。。多名台吉顺附葛尔丹,即行正法。从此结缘
    
3.3康熙御书多伦汇宗寺碑文:。。。大宴。。。四十八家名王君长、世官贵族。。。
    
3.4地理气候、2000年 、800年、300年草原生态演变和人文背景,屯垦戍边的生态恶果
4蒙古草原生态系统跨学科研究--克鲁伦河、乌拉盖河两流域 生态、人文对比田野考察2004—2011
5现状
6旁门左道:沙漠、草原种树; 移出牧民。。。”

 

 
 

 

        我开始说。

    1、我的内蒙古东乌旗牧区经历 、满都速写和绘画
 

    我主要关心蒙古草原的生态状况,我和这方面的专家学者不太一样的是,我在草原牧区插过队,那是1967 11 月到东乌旗满都宝力格牧场插队,1980 年回到北京。因为我原来在中央美院附中学过画,所以在草原上画了很多速写,那实际上是一种记录,包括了文革的经历,尤其是画面上当时当地人物的感觉,恐怕我是独一份。见我的网站: www.jiqunchen.com  ( 原来的 www.163art.com)

 
 

我对草原的经历,促成了我这么多年来对她一直的关心,大家可能看过我的另一个环保网站: www.cnsteppe.com (原来的 www.cyngo.net、www.cy.ngo.com)

 

 
 

    2 2000年之后,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案例的刺激 --东乌旗造纸厂污染案(央视今日说法)、沙尘暴和多伦荒漠化研究(论文)

    2000 年前后,内蒙古草原生态出现了很多问题,包括著名的东乌旗造纸厂污染案、满都铅锌矿等等,牧民向我反映,我了解了之后,在网上公布出去,然后呢,媒体就比较关注了,当时中国改革开放重视法治了, 央视今日说法他们就去拍具体情况,就把中国环境立法和造纸厂对草原污染结合起来报道,在两会期间播出了 ,对内蒙古草原上各方面的力量的震动就比较大。仅靠我们的力量搞草原保护是不行的,要各种力量互相帮助,网络上的互动就开始了。

    前后有很多媒体、朋友们在关注,慢慢的对草原生态问题就从经历、好奇、兴趣开始向研究发展,包括沙尘暴是怎么发生的,还有到多伦去实地考察,召开防治草原荒漠化的研讨会,发表论文,办这些在网站上都有记载, 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去看。网络是个好东西,国家也比较支持,曾经草原网站以中国现存草原状况入手,普及中国的法律,翻译成蒙古文,至今是报道草原生态的唯一的一家了, 以前也有过不少草原方面的论坛、网站,但都被删了,主要是管理论坛的问题。而我们只做网站,文责自负,只做普法和报道政策和草原现状,一般不发个人观点互动,还普及政策法律, 2000年到现在的草原现实,通过网络影响了很多人。

 

 

    3、基本数据,东乌旗是内蒙古唯一的原著牧民最多、草原生态相对最完整的旗,好奇呀,为什么?

 
 

 

    东乌旗属于寒旱的 Steppe(以多年生针茅为建群种)草原,面积4 7千多平方公里,比瑞士国面积还大,内蒙古任何旗都比不上她。靠牧业生活的原著牧民占多数,草原生态还保护的好,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一。 科右中旗蒙古人多,但草原生态和传统牧业远不如东乌旗。

    内蒙古任何旗都比不上她,我主要是从草原生态和游牧传统文化上说,东乌旗是内蒙古第一份。然后我就从东乌旗的历史入手,研究她为什么草原生态保护的好, 原来东乌旗主要的水源地-境内的乌拉盖河自上一次冰河消融以来,一直自由流淌,虽然是季节河半截河,但是水流在东乌旗中部就深入了地下,在流域中下游形成了巨大的沼泽湿地以及很多尾闾湖。

   

     然后就发现她和其他旗的历史都不一样,差距非常大。

 

      大家知道,1945 年东乌旗(当时叫乌珠穆沁左翼旗,以下也简称东乌旗)道尔吉王出走了,带着东乌旗当时叫乌珠穆沁左翼旗的大部分牧民出走了。为什么他要出走?哎,我们插队的地方满都牧场就有一个道尔吉王当年的秘书,叫西瓦,是东乌旗满都宝力格公私合营牧场的私方副场长,他说:道尔吉王出走的直接原因就是他在张家口的私宅被烧了,他觉得这里不能呆,就走了。

    道尔吉王对内地文化、日本人都不太认同,有独立的看法和性格。他走了之后,人少了, 1947年就建立了东部联合旗,包括乌珠穆沁左翼旗、右翼旗和浩济特旗。 1956年又成立了东乌珠穆沁旗,包括乌珠穆沁左翼旗,以及乌珠穆沁右翼旗的一部分以及浩济特旗一部分,把原来的乌珠穆沁左翼旗王府所在地 火神庙(音译,旗庙)移到现在的乌里雅斯台镇,作为东乌珠穆沁旗(简称 东乌旗)所在地。

      这就是历史啦。

    再往下查,东乌旗为什么这么特殊,就又发现了一个与其他旗不一样的地方,大家知道陶克陶胡,抗垦反清的前郭尔罗斯的陶克陶胡,他在满清老家松嫩草原及周边地区与清军打了四年,1905年到1910年, 清军居然就没抓住他。

    南方同时期反清的孙中山,四年中起义十几次,每次几天、十几天就被清军打败了,然后孙中山就跑了,跑到日本、南洋、香港等地方,筹了钱回来再起义,他一直就没赢过。

    所以这个陶克陶胡不简单,他在北方打了四年哪,包括张作霖的围剿,张作霖就是靠围剿陶克陶胡起家的,张作霖当时是清朝的统领,带着很多人去打他,其实陶克陶胡就几十个人,怎么就那么能打呢? 一定有当地牧民暗地支持。再看回忆录才知道,陶克陶胡一不行了,就跑到索伦去了,索伦在哪儿?你们看看地图就知道了,索伦在东乌旗边上,他跑到索伦的大兴安岭森林里,东乌旗的贵族就给他通风报信,也可能给他换马,给他一些资助。所以1911年满清垮台,下面这两位都是反清复国的功臣。
   

陶克陶胡和孙中山同盟会 在满清国的起义转战位置(1906-1910)示意图 :

       

 

   

     这个东乌旗和其他旗就不一样,其他旗包括当时外蒙古的三大部派兵是跟着清军去围剿陶克陶胡,几千人啊,追着他打,居然也没抓住他。再研究下去就更有意思了,东乌旗贵族暗地支持陶克陶胡,东乌旗反清?

    再看一些资料,就看到了《清实录》的记载,是一些专家研究之后在《多伦文史资料》上公布出来的,《清实录》第150-151卷,1691年多伦会盟原因 、过程等等。大家都知道多伦会盟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当时内蒙古49 旗和外蒙古三大部的王公贵族,都被康熙召到多伦去开会,打 败葛尔丹的庆功会。

    康熙是在康熙三十年4月三十日到达多伦,5月八日离开多伦回京,在最后一天,经过兵部尚书和某旗贵族举报,说乌珠穆沁左翼旗贵族顺附葛尔丹,什么叫“顺附”,就是支持葛尔丹,给葛尔丹提供车马粮草, 说是亲王的夫人及以下的台吉等顺附葛尔丹。这可是大罪,其他旗都没有这事。

    我觉得康熙早就策划好了,在多伦会盟的最后一天突然把这个事抖落出来了。当时乌珠穆沁左翼旗的亲王已经死了,康熙就把这些台吉抓起来,就地正法。

    看到这儿,我才知道,多伦会盟的真正原因。为什么乌珠穆沁左翼旗和清朝有芥蒂,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个乌珠穆沁部落不是一直在东乌旗这个地方生活,他们是从西边阿尔泰山那边迁徙过来的,他们和葛尔丹比较近,乌珠穆沁部落文化、传统跟西边的游牧部落是互通的,跟东边的一些部落就不一样,她真是游牧文化的传统,看不上清朝的做法手段如联姻等等,康熙就想了一个 镇压该旗贵族和控制削弱所有蒙古游牧部落的办法—多伦会盟并在蒙古草原牧区建庙,蒙古包里三丁抽一去当喇嘛,减少人口。

    《清实录》有记载,多伦会盟惩罚了乌珠穆沁左翼旗贵族之后,康熙在多伦建了汇宗寺,那是一个大庙,是在内蒙古到处建庙的开始,康熙的名言:我建一座庙,等于十万兵。让你们信教,让你们男的三丁抽一当喇嘛,不许结婚,这太厉害了,而且汇宗寺的活佛国师,管着外蒙古、内蒙古和西藏的活佛,汇宗寺活佛权力最大。

    康熙建汇宗寺还建了一块纪念碑,是康熙御书——手书,写的是在多伦 会盟大宴“四十八家名王郡长,世官贵族,靡不毕集”。怎么四十八旗不是四十九旗?少了哪个旗?其实我在二十多年前就到过汇宗寺,那时还有吉鸿昌的展览和墙上什么人写的康熙御书汇宗寺碑文的四十八旗名录,一个一个数,就看到少了乌珠穆沁左翼旗。

    所以根据《清实录》记载,康熙300多年前就对这个旗不感兴趣,把他的贵族杀了, 这个旗自己没有文字记载,但是口口相传,一直和清朝不对付。所以我认为,从满清灭了北元,到1911年封建王朝垮台、建立中华民国以及外蒙古重新独立,一直到1945年道尔吉王出走,都是有前因后果的,东乌旗的故事可不简单。

     看到这里,我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东乌旗牧民现在最团结,住在这里就不走,不管你是什么官员,包括刘卓志(锡盟2001-2009盟长、书记,2011 年因贪腐被判无期)等人搞的生态移民,套了国家几千万项目款要把牧民移走,还搞什么合乡并镇、关闭了东乌旗牧区十几所乡级小学校 、占了东乌旗水源地屯垦、截河破坏乌拉盖流域湿地,东乌旗牧民还能在那里放牧,他们可不简单。

    所以草原生态保护,和原住牧民的这个传统文化真是有因果关系, 这反映了在Steppe寒旱草原上,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对待草原生态、生物多样性的态度完全不同。 当然农耕文明也是一种伟大的文明,能坚持了几千年,能把中原内地的森林砍了变成农田,然后再继续向寒旱草原屯垦扩张,也真是了不得。

 

 

 

 

     然后我有了资料,大数据吗,慢慢的就对内蒙古草原生态问题有了新的了解,对草原破坏问题就有了认识。 

 

 

 

      一些人说草原破坏是因为牧民超载放牧,你看看乌拉盖管理区(1969年屯垦-农管-开发区) 占了东乌旗土地屯垦截河造成东乌旗草原退化 的案例,就会知道草原荒漠化的原因了。

     内蒙古草原退化原因,还要看历史,要从东乌旗往外看,看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在寒旱草原上的交手,要看鄂尔多斯,那是我除了东乌旗之外最感兴趣的一个地方。

 

      鄂尔多斯有成吉思汗陵,有7百多年的历史了,那是内蒙古蒙古族的一个精神家园。但是不能局限在这段时间,还要往前看,要看到两千年前。

    在成吉思汗陵的西北边,约 70公里的地方,还有一座王陵墓葬群,虽然当地挖掘之后没有没有保护遗址,但是出土的文物可了不得,在全世界是独一份。成陵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但是70 公里外的匈奴王陵可是出土的实物,最重要的是一位匈奴王的金王冠,那里已经出土了二百多件金器,那个地方叫阿鲁柴登,一大片沙丘,还有一个名字叫库布奇沙漠,现在很多人去种树。大家记住这个名字,地点太重要了,当地没有在出土文物地 点上盖一座博物馆,很不对的,很重要的文物地点,为什么没有标志,连个牌子也不立一个,害得我们开车转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那个遗址。

    匈奴金王冠现在收藏在内蒙古博物馆。鄂尔多斯市中心广场上仿照金王冠建造了一个亭子,非常漂亮。两千多年前的游牧文化实物,反映了当时先进的制造工艺,最好的草原 生态环境,游牧文化的发源地在那里。

 

 

      现在蒙古国已经把她的历史推到了两千多年前,就是匈奴王朝,从匈奴时代开始就是一个游牧王国,包括后来的突厥(也有文物厥特侵碑,在哈拉和林西北 30公里处也建了博物馆) ,核心区域都在现在的蒙古国这个寒旱草原上。

    这就有意思了,匈奴王和成吉思汗时代相隔一千多年,匈奴王陵和成吉思汗陵之间距离却只有70公里,都在黄河以南,证明了王陵周边 曾经是最好的草原,游牧之王把鄂尔多斯选做自己的陵址 ,而现在那里叫库布奇沙漠。

 

      现在的阿鲁柴登,草原植被 早已破坏,匈奴金王冠出土地是一片沙丘,四十年前大风把沙子吹走,匈奴王陵的文物露了出来,才发现了世界唯一的匈奴金王冠。这些基本的事实、文物和数据证明了草原生态是怎么一步一步被破坏的,那就是两种文明之争啊 。哪种人类文明在这种 寒旱地区更先进,能够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我最关心的。

    研究这些寒旱地区的事实和数据,再看看现状,应该怎么办?包括国家的政策。内蒙古现在至少有一千万农耕人口,在开垦草原,破坏了的草原生态极难恢复。

     那么我们的呼吁是保存住内蒙最后的草原生态和原住民文化,就是以东乌旗为中心,包括西乌旗,就是乌珠穆沁草原,能不能留存住。因为草原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没法恢复,其他各旗你们自己去看,去看科尔沁地区,原生的草原植被、地下水, 开垦以后难以复原。

 

    我国政府经过慎重的考虑,2016年在内蒙古划定了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内蒙古8个旗县,其中两个就是东乌旗和西乌旗 。

     这片草原不可多得,内蒙古包括呼伦贝尔都没有这么完整的草原了,没有了。还有阿拉善的三个旗,也划成了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我们更看重的是Steppe草原区的东乌旗和西乌旗。这是一家之言,对不对,大家可以讨论。

 

 

 

 

    4蒙古草原生态系统跨学科研究--克鲁伦河、乌拉盖 河两流域植被、生物 多样性、人文和经济对比田野考察2004—2011

 

    光看内蒙古的草原历史和现状还不行,蒙古草原很大,还包括更大的一片草原,那里的草原生态环境一直非常好,那就是蒙古国。现在有一些人老说“外蒙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那是清朝时代的用词,现在要说“蒙古国”,她是主权国家,蒙古国。蒙古国 草原更寒冷干旱,但草原生态系统完整,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全世界来看,那是首屈一指,也是旅游圣地。

    由于我对草原比较关心,所以在1991年,蒙古国改制之前,我就去过蒙古国,看到了真正的草原。后来有了内蒙古东乌旗的生态问题,我们就提出来,只是在这里研究不行,还要和蒙古国草原做对比研究,包括她的人文和生态,甚至她的牧区经济都要对比。

    我们就从2004年起, 与自然之友和内蒙农大专家启动了中国与蒙古国相邻Steppe草原对比田野考察,包括草原生态、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对比研究,参加的人员有中国和蒙古国的生态学、草原植物学、社会学专家一起进行了联合跨学科的考察研究。

    第一期考察已经结束,相关论文已经发表,在我的网站上都有介绍,大家可以自己去看。蒙古国草原和内蒙古草原样区的田野考察照片、文章、数据都有,仔细看看,草原生态问题就比较明白了。

     第二期是两河流域的对比考察,两个干旱草原地区上都有河,我们对两条河——蒙古国克鲁伦河和和内蒙古乌拉盖河流域的生态做对比考察。

    克鲁伦河是我国黑龙江的上游,生态意义重大,她对水资源如何利用的,是否也建了水坝,生物多样性怎么样,牧民状况如何,都是考察的内容;

    我们这边就是内蒙古东部、北京北边的乌拉盖河,长二百多公里,流经乌珠穆沁草原的核心地区,乌拉盖和流域及该河中游的湿地是乌珠穆沁草原的生命线。

    所以对比考察这两条河的水资源状况,非常重要。这些资料也可以在我的网站上以及媒体的报道中看到。

 

 

    东乌故事中的水资源。

    在内蒙古东乌旗旗内,有一条小河叫乌拉盖河,从东乌旗内的宝格达山发源,200公里后河水渗入地下,形成了的乌拉盖沼泽湿地,2000年国家17 部委公布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已经确定为我国重要湿地第113号,叫“乌拉盖沼泽区湿地”,面积1300平方公里,内蒙古最大湿地, 当年环保总局网站有乌拉盖沼泽湿地的GPS定位和详细介绍。

    东乌旗草原生态和生物多样性自一万年前冰期结束到现在,就靠乌拉盖河的滋养。东乌旗才有了这么大面积的湿地,夏天就会形成云,甚至形成小雨在几万平方公里的东乌旗干旱草原上转,乌珠穆沁草原生态系统就安全了, 原生的动植物、微生物和迁徙的鸟类就有了繁殖、生存的机会。

    这是夏天,冬天怎么办,乌拉盖河连底冻,干旱草原上水从哪里来?这就说到了游牧文化的先进性。

    乌珠穆沁游牧民太厉害了,和内地的农耕文化完全不一样,内地农民没河怎么办?喝水就靠打井,干旱草原上冬天没有水,那么多人、畜以及野生动物一天不喝水也不行,那怎么解决饮水问题?夏天二、三个月好办,搬到小河小湖附近去解决饮水问题,冬天怎么办? 干旱寒冷的草原上9月、10 月就下雪了,只要一下雪,所有生物最幸福的日子就到来了——吃雪,牧民呢,靠化雪解决饮水问题,雪是天上的降水,最干净了。

     解决了干旱草原大半年的饮水问题,这就是游牧文明最核心的秘密,最先进的地方,能利用天上降水,他不破坏草皮不打井,游牧民族能维持上千年, 主要靠天上的降水解决干旱草原的生存问题、饮水问题。

    寒旱草原生态生物的安全主要看人、畜怎么喝水。你看看内蒙古农业地区,包括半农半牧地区,草原被开垦了、定居,干旱草原地区没有地表水,就只能打井,只能喝地下水,那是什么地下水?蒙古草原是非常古老的地层,上亿年的裂隙岩层中的水,地下所有的矿物质都渗透到地下水里去了,那个水里不光是氟超标、重金属啊,还有砷、放射性等物质,沿着古老地层的裂隙,都跑到地下水里去了。

    内蒙古不象西藏是新生的岩体比较紧密,内蒙古是古老地层,你看草原上难得见到大块岩石,都风化了,山都是土包,岩石都风化了,地下的各种矿物几亿年都沿着有缝隙的岩层渗透到地下水里了。

     所以,内蒙古干旱草原缺少地上水,地下水少,又有问题,这是天生的条件,只有游牧文化能解决干旱草原上珍稀的水资源和饮水问题,你非要去喝地下水,就会生病,各种问题就出来了,你又要截断内流河发展工业,草原生态系统就要崩溃。

 

 

   

 

      5现状

 

 

      上面的这些草原逻辑,新华社、焦点访谈多次发话,指出了内蒙古草原生态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大家可以在网站上的媒体报道中找到这些报道和资料。

    这些都是内蒙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所在,地方政府中的一些官员你不听,就要找倒霉吧。虽然人口问题不是你造成的,但是在内蒙古发展,要就尊重游牧文化,如果坚持农耕文化思维, 草原生态和你们的政绩就好不了。

   
     
    乌拉盖水库截河造成乌拉盖沼泽湿地干涸、乌拉盖河下游草原湿地荒漠化2008年调查照片

      “乌拉盖开发区、管理区”是内蒙古 锡盟政府划的地方,占据了东乌旗5000平方千米东部水源地开垦草原、 截河卖水,造成东乌旗草原、湿地生态恶化,这是不是农耕思维的延续呀?乌珠穆沁草原已经划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你还在那里开垦草原 、截河,那就是违法吗。

    著名的《狼图腾》作者姜戎,被抓起来关在内蒙古兵团三年,(副统帅北逃摔死后,屯垦建设兵团改叫农垦局、开发区、管理区,仍然脱离东乌旗管辖),那是什么单位?那就是两千年屯垦戍边农耕思维的延续,延续到文革1969年 屯垦兵团-乌拉盖 开发区-管理区,继续扩张侵占周边草原牧区,现在变个花样又要搞“内蒙国家草原公园”,还是占地截河卖水破坏东乌旗草原 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

   

    东乌旗的故事最有意思啦,搞清了东乌旗历史和现状,就了解内蒙古草原了,那就是内蒙古草原生态演变的一个缩影,所有草原退化问题都能在那里找到答案。

 

    东乌旗的故事太有意思啦,大家要关心,就又说到《狼图腾》啦。

    这个《狼图腾》能受到国内外这么多不同文化国家、读者的欢迎,决不是一个偶然事件,不是商业炒做的问题,你现在靠商业炒做卖个东西试试,现在骗子满天,谁理你呀。书里所有的故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所有场景都能找到原型。他两次进监狱,干什么,就是“打腹稿”,回忆这些经历,出来就研究这个历史、文化,然后把它写成小说,让我说,这基本就是记实文学,不信,你就去满都当地看看,问问牧民,看看各个故事场景的原型地点。

     没经历过草原牧区生活的人确实很难理解,完全不是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但是游牧民族,尤其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对这本书评价非常高,游牧民族的后代对这本书都非常赞赏。

    这是汉族人第三方,对游牧文明的描述,旁观者清,自己的经历,自己对中国历史史集记载的研究,都是真实的文字,你批不倒它。

     游牧文化的先进性,表现在对干旱草原仅有的水资源认识和利用,不能搞开发,东乌旗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就靠这点水,所有植物、生物、微生物,就靠这点水,你农耕文明 、工业文明不能到那里强占水资源瞎折腾,不顾干旱草原生态环境的限制,开垦、开发的结果就是荒漠化,得不偿失。

 

 

 

    6、旁门左道:沙漠、草原种树; 移出牧民。。。
 

    最后讲一点“旁门左道”。

    农耕文明不愿意退出去,它就想各种办法找各种借口继续占用东乌旗最后的草原,比如打着保护湿地的名义,改动乌拉盖流域湿地的位置,想把牧民迁出去;比如在东乌旗草原上不登记集体土地边界和权属,却搞种树,发“林权证”,还是想占草原集体土地。

    保护东乌旗基本的逻辑思维,就是先要依法登记集体土地边界和权属,发了《集体土地所有证》,然后才能登记、确定该宗集体土地上的承包权,以及该宗土地上的物权如植物、房子、树的登记和权属。这是一家之言,可以讨论,可是一些专家学者不愿意跟我们讨论,这怎么办。

 

 

    你看看各个国家的土地法甚至台湾的土地法,都是先登记土地所有权,然后才能登记土地之上的物权房产等等。这就是逻辑,不能忽悠。你老藏着掖着,不依法登记发放 集体土地所有证,忽悠先发承包证、房产证、林权证,那就是玩猫腻,拿别人的土地财产自己发财,时间长了,谁都看出来了。我们网上说的主要就是这个事, 宣传、实施国家的宪法

 

   

      现在中央主要说这个事——法治、生态 多样性保护,你不同意这个,就要出事,主要是领导,你管的地方出了草原生态恶化的事,要终身追究你的责任。生态生物多样性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么多的国家支持这个新的倡导,说明了先进生态文明交流和基本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还有现在的公益、环保组织,最有名的是SEE 吧,那些企业家拿出钱来到内蒙古防治荒漠化,“专家”一忽悠,被忽悠到阿拉善沙漠里支持种树去了,你有多少钱扔到沙漠里种树啊,能种出什么,不是旁门左道吗?虽然阿拉善三个旗已经是外来的农民占多数了,但是你们搞公益环保的也别去支持在沙漠里开垦的农民呀,你怎么不支持牧民呢?怎么不支持游牧文化呢?

    这就说明,干旱地区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研究还不到位,有了正确的认识,宣传也还不到位。我们搞草原生态保护要和游牧文化结合起来,有些钱了,不要扔到沙漠里去,就象往沙漠里泼水,你有多少水也不够。你把中国几年的GDP 收入都扔到沙漠里去,连个影儿也见不到。还有的南方教授鼓吹到沙漠去种树,说是种树多了,沙漠就会下雨,就会变成江南,这不是骗人吗!

 

    所以呢,我们还是呼吁各位依照国家的法律,保护好现存的草原生态,以及保护自己的家园,靠着先进的思维方式,在自然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和谐发展。

 

    最后再补充一点,《狼图腾》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为什么牧民就支持狼图腾,尤其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根据我的观察,还不单单是信仰,它和牧民对生死的认识紧密相关,牧民有一句话叫做吃肉还肉,人活着的时候,吃动物的肉,人死了,也把肉身交还给草原。实际上蒙古族游牧文化和藏族的文化有相通之处,崇尚天葬,那谁来做这个使者?藏族奉行天葬,蒙古草原少有高山和大鹰,就靠狼也就是天狗来肢解你的遗体,并把灵魂带回上天。所以不能随便的否认狼图腾。

 

      农耕文化完全不理解这个事情,没有在干旱草原牧区生活过的蒙古族也不懂这个传统文化,当时是在文革的语境下,进入草原生活过的外人一般也接触不到原著民的隐秘。所以对狼图腾提出置疑是很正常的,但是大家应该尊重干旱草原游牧民的生死观念,并向与草原和谐共生的游牧文化靠拢,保护好现存的乌珠穆沁草原生态系统,并留传给后人。

 
 

 

更多资料请看曾经草原网站:

http://www.cnsteppe.com